中國水星消息(信息員 袁卓異、郭建新) 2月29日,在長沙市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長沙水業集團因利稅過5000萬元,被再次評為市工業經濟工作先進。
長沙水業集團在經營發展中,不斷加強基礎管理,優化運營體系,面對國家信貸政策緊縮、湘江持續低水位、剛性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水價調整沒到位等諸多不利因素,提前謀劃全年工作,實施從緊預算政策,嚴格控制成本,保證了集團整體經營持續穩定。在2011年,全年供水總量達49285萬M3,原水輸送9001萬M3,污水處理共計13649萬M3。供水產銷差率為15.31%;水費綜合回收率為95.19%。實現營業總收入6.75億元。實現利稅總額6771萬元,保持連續13年盈利,連續第9年利稅總額突破5000萬元。集團按照“一平臺、四板塊”的戰略格局穩步推進資產整合工作,大水務投融資平臺初現雛形。市政道路配套管網建設力度加大,全年共投資1.28億元,完成DN100及以上管道建設86367米。集團下屬花橋、新開鋪污水處理廠污水代建管網建設有序推進,污水收集系統正在逐步完善。供水行業用戶滿意率達98.27%,創三年歷史新高。集團積極爭取獲得水利水電資質,全面參與了城市水利建設工作。集團在經營中同,以業績考核、人力資源管理和供水管理為突破口,不斷優化管理體系。一是重新劃分、整合原有職能部門,將業績考核結果與薪酬掛鉤,完善了職能部門業績考核工作。二是出臺了《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明確了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的層次管控模式,首次引入了寬帶薪酬概念,形成了員工平均薪酬穩定增長的機制,全面打通三條職業發展通道,深化職業生涯管理。三是持續改善供水管理工作。全面加強質檢及考核工作,狠抓抄表質量,開展水費回收專項幫促工作,并對部分改制、破產企業用戶實施戶表改造,為下一步水費收繳創造條件。同時,進一步加強管網管理,增加管網監測點,加大對在線運行管網的監測力度;啟動城區管網檢漏工作,修復暗漏點共計343處。在水位持續偏低的情況下,為防止高溫季節藻類、低溫時節氨氮等對供水水質安全造成影響,加強了各水廠生產管理和技術改造力度,實現了全年安全生產。出臺新的《長沙市湘江水源突發事故(事件)應急預案》,增強了集團處置突發性水質水量事故的應急保障能力,確保了全市安全優質供水,全年實現安全無事故,在長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水務項目檢查中,獲得滿分。
(版權所有 轉載須注明中國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