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學儒 蔣文 李立平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有個“龍泉山”,從字面來看,既有“龍”,也有“泉”,應該有水。但是,記者一行乘車爬行十多公里,登上200多米高的山頂,卻發現這里正在實施引水上山工程。
原來,這里嚴重缺水。
“我小的時候,吃水要到很遠的山底下去挑。記憶最深的,干旱時樹上全是毛毛蟲。2006年大旱,千余輛車送水才緩解了旱情。”龍泉驛區水利員趙湘龍拿出當時送水的老照片說。
車子在一個小院停下,原來這里是個水廠。廠房裝飾一新,設備安裝完畢,就等供水了。龍泉驛區水務局供水科科長艾磊說:“按照規劃,我們從山下,通過加壓,將水抽到這里,再分送到7個村、1個社區,可解決1萬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龍泉驛區是成都市成功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一例。“十二五”以來,成都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基本構成了“平原淺丘區城鄉同網同質同價飲水,深山區小型設施供水達安全”的縣域城鄉飲水保障體系。
這些數字也許更有說服力:“十二五”期間,成都市投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縣域城鄉飲水保證提升工程資金達50億元,建成8處萬噸規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21處千噸規模以上工程,新增供水能力80萬噸/日,解決了農村1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了農村300萬人飲水安全保障水平。
“我們已經全面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十二五’規劃,又實施了縣域城鄉飲水保障提升工程。”成都市水務局水利水保處處長歐芝江介紹。他說:“中央項目安排2014年解決我市28.76萬人、學校師生2.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金堂等縣實施,已經全面完工;2015年的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在邛崍等市實施,也于今年5月建成,我們率先在全省全面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成都平原地區屬于水質性缺水,鐵錳等礦物質超標;丘陵地區屬于資源性缺水,水資源匱乏,村民一般都要到較遠的地方挑水;山區屬于工程性缺水。”歐芝江說。針對不同缺水類型,成都是如何率先在全省全面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呢?
機制創新在成都解決飲水安全問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創新推進民生工程機制。成都市委、市政府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政治、經濟和社會任務來部署,列入為民辦實事重要民生工程目標進行考核。成都市水務局局長陽昌壽說,他們嚴格考核,嚴肅問責,層層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成都市領導多次以多種方式,協調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的問題;各個部門不推諉,各負其責,使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實效。
再如創新統籌城鄉規劃機制。“成都的做法是,堅持平原淺丘區自來水全覆蓋、深丘山區小型設施供水達到安全的總體思路,銜接相關規劃,制定大水廠、大管網覆蓋小水廠、小管網,供水主管進鎮、支管進村、管網達組、龍頭入戶的工程方案。”歐芝江說。
歐芝江解釋:“我們以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為水質標準,優化提升水質處理工藝,在平原淺丘區大規模建設集中式、規模化供水工程及供水管網,在深丘區改造提升小型供水設施,構建城鄉同網同質同價的飲水保障體系。”
目前,成都市一個農村飲水安全新管網已經形成。
又如創新籌措資金機制。成都使用了“兩手發力”的辦法,陽昌壽對此解釋為,運用改革的辦法和市場機制,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金參與水利建設,加快構建多元穩定、持續增長的水利發展投入機制。
歐芝江說:“‘十二五’期間,我們在足額落實中央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配套資金的同時,市縣兩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8.5億元,采取特許經營權拍賣、信貸融資、市場換投資等方式,撬動民間資金14.5億元,推進了這項工程建設。”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都市通過機制創新有了“米”,為做好農村飲水安全提供了保障。
還如,創新供水經營管理機制。邛崍市農村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弘介紹,按照市場運行原則,邛崍市成立農村供水公司,對近年國家投資建設的農村供水工程,按照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統一運營管理。公司現有17座集中供水廠,日供水能力達7萬余噸,40萬農村人口靠這些水廠實現安全飲水。
窺一斑而知全豹。成都市堅持政企分開,大力推行政府監管、企業運行管理的體制改革,推行城市自來水公司和專業供水公司經營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破解了管理方面的難題。
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落實有效監管制度和水質監測通報制度,推行信息化監管。一系列舉措確保了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最重要的是“安全”。從源頭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也是成都市的一個亮點。
陽昌壽說:“成都市環保、水務、衛生等部門配合,劃定了集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鼓勵水源地鎮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廣生態農業,減輕農村面源污染。大力開展排污治理,全市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水務局關于開展全市中小型水庫清水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則進一步明確了水庫等水源保護的目標和措施,規范了水庫飲水水源保護。
而確保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也是他們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必須動作”。
談到下一步工作,陽昌壽表示,他們堅定信心,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現在,就從精心編制“十三五”規劃開始,全面提高自來水入戶率。保護好飲用水水源,完善應急機制,確保農村飲水安全;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保證這項民生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
記者結束采訪時,龍泉山水廠開始向村民供水。62歲的婦女曾從芬,歡笑著打開水龍頭,水流如注。流水聲伴著她的歡笑聲,蕩漾開來。我們祝愿成都市每個人,放心飲用這安全水、幸福水。
來源:中國水利報
作者: 趙學儒 蔣文 李立平
責任編輯:段玲玲